•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院
首页| 人才培养|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院

学院简介

北京师范⼤学⼼理学部临床与咨询⼼理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正式成⽴于2020年11月2日,是⼼理学部下属的⼆级学院。学院整合海内外优质师资,致力于提升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人才培养质量,以满足社会对专业心理健康服务人才的迫切需求。学院的成立在我国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人才培养领域具有开创性意义,是研究生层次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规模化、系统化和专业化培养的关键举措。

2020年10月27日学院成立筹备会暨院长聘任仪式

作为中国心理学的重要发源地,beway必威 始终肩负推动国家心理健康事业发展和培养专业人才的使命,自2016年起开展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方向研究生培养,每年招生60人左右。自2019年起,增设非学历临床与咨询长程培养项目(CARE),每年招收学员50人。自2021年起,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临床与咨询方向)研究生扩大到180人。2025年,心理学部获批应用心理专业博士招生,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方向专业博士研究生招生约40人。学院的成立正是为了更好地依托学科积淀与全国领先的学科地位,聚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的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培养兼具科学研究思维与临床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院筹备会参会人员合影

学院特色

学院根植于onthegopto.com心理学百年的历史传统,依托心理学部在全国学科评估中位列A+的优势,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学院始终坚持“科学家—实践者”培养模式,强调循证实践与实践反思,注重理论与应用相互促进,推动人才培养的科学性与专业化。在师资与资源方面,学院汇聚了国内外知名学者、资深临床督导师和特聘教授,构建起学术与实务并重的师资团队。学院同时构建了从专业博士(DAP)、专业硕士(MAP)、教育与学校心理硕士(ESP)到长程培训项目(CARE)的多层次人才培养架构,形成多层次、系统化的人才梯队。学院依托北京、珠海两地的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和多家合作单位,形成系统化的实践网络,将专业伦理与职业操守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学院领导与师资

学院拥有一支学术精湛、经验丰富、结构合理的师资与领导团队。学院领导由在临床与咨询心理学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和管理经验的学者担任,全面推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学院师资队伍融合学术研究与临床实践双重优势,涵盖国内外知名专家、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督导师以及资深一线咨询师,核心团队多毕业于beway必威 ,并广泛吸纳来自精神卫生机构、高校心理中心及社会服务平台的精英。

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持续优化专兼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团队。目前已形成包括教授、副教授、临床督导师、特邀讲座教授和外聘实践导师在内的多元师资体系,为学生提供高水平教学、临床督导、科研与职业发展支持。目前,北京校区具有督导师、课程教师、论文指导教师三师型专任教师9人、教辅与管理老师13人、兼职督导师70人,校外论文导师22人,珠海校区有三师型专任教师6人,教辅与管理老师3人。

北京校区教学和管理人员

院长:樊富珉教授(2020-2023/2023-2026)

现任副院长:方晓义教授、侯志瑾教授 (2021-)

历任副院长:王建平教授 (2021-2023)陈秋燕教授(2021-2023)

院务会委员:陈秋燕教授、李非寒博士、孟莉副教授、张澜教授

顾问委员会主任:钱铭怡教授 (北京大学)

顾问委员:江光荣教授(华中师大)、贾晓明教授(北京理工大学)、韩布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赵旭东教授(同济大学)、桑志芹教授(南京大学)、杨蕴萍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定医院)、谢斌教授(上海精神卫生中心)

发展委员会主任:乔志宏研究员

学术委员会主任:伍新春教授

院长秘书:毕文秀

学院专任教师:

北京校区:岸本鹏子博士、陈师韬副教授、樊书慧博士、龚蕾博士、林钗华博士、李非寒博士、李运涵博士、徐洁副教授

珠海校区:崔新博士、方萌博士、孟莉副教授、彭建国副教授、张澜教授

学院教学辅助及管理人员:

北京校区:毕文秀、陈沛昱、关甜甜、韩雨歌、毛聪、米婧楠、沈洁、伍斐、王慧钟、王珂、徐非儿、徐寒玉、张柳青

珠海校区:郭思慧、徐丽、于柠梓

学院在北京、珠海两地均设有专任教师与教学管理团队,详情可参见北师大心理学部官网。

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建立了涵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的多层次、系统化培养体系,主要包括: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博士(DAP)

以“科学家-实践者”双轨融合为目标,培养具备临床胜任力、科研转化能力与行业领导力的高层次领军人才。学制4年,非全日制,2025年开始招生,每年招生约40人。

临床与咨询心理专业硕士(MAP)

培养具备扎实理论、精湛技能和伦理意识的专业心理咨询师。需完成300小时临床实习与督导。项目于2022年获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认证,毕业生可推荐获得注册助理心理师资格。学制3年,非全日制培养,年招生约180人,分别在北京与珠海两个校区培养。

教育与学校心理专业硕士(ESP)

于2023年设立,是国内首个聚焦教育与学校心理方向的专业硕士项目。面向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需求,整合发展心理、教育心理与临床咨询等理论与实务,培养学校、家庭与社会多系统协同的心理服务专业力量。学制3年,非全日制培养,年招生约50人,在珠海校区培养。

临床与咨询心理专业能力长程培训项目(CARE):

以非学历教育形式提供与专业硕士同等标准的系统训练,包括300小时临床实习与督导。项目注重人本理念与专业胜任力融合,已通过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继续教育项目认证,学制2年半,非全日制培养,年招生约60人。

实习实践平台

北师大心理学部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是学院最重要的硕博研究生教学实践基地,为DAP、MAP、ESP学生和CARE学员提供“学—练—用”一体化的临床实习实践平台。

北师大心理学部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北京)

中心总面积980平方米,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之一。设有个体、家庭、团体咨询室及多种专项咨询室20余间,年服务约2万人次,为学生提供“学-练-用”一体化临床实践环境和场所。学生在督导师指导下参与个体咨询、婚姻家庭咨询、团体辅导、心理测评与心理健康科普等工作。中心既承担教学与科研任务,也面向社会提供公益咨询服务,是我国心理咨询与治疗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onthegopto.com珠海校区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珠海)

该中心是珠海校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机构,现有专职咨询师10名、兼职咨询师10名及实习咨询师13名,设有10间个体咨询室及舞动、绘画、沙盘、音乐治疗等功能室。中心为MAP(珠海)临床与咨询方向和教育与学校方向(ESP)研究生提供实践平台。中心既满足校区学生的心理服务需求,也为研究生提供多样化的实务训练,发挥教学与服务双重作用。





外部实习实践基地

自2019年起,学院与多家实习基地建立合作,北京地区已有46家,珠海地区19家,涵盖高校、中小学、医院心理科室和社会企业机构等多类型单位,提供多群体、多形式和多场景的实践机会,并配备系统督导与评估机制,保障学生的实习质量。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808187

邮箱地址:psyoffice@onthegopto.com

官方微信平台:北师大心理学部MAP

办公地点: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后主楼

学院地点:北师大京师大厦二层

邮政编码:100875

Baidu
map